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6年第19期
编号:12866412
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6年7月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6年第19期
     胺碘酮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心房颤动最常用的药物,该药物属于一类多通道阻滞剂,也是一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,临床使用过程中也会表现出Ⅰ及Ⅳ类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效作用[6]。药理作用机制为: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,促进折返激动减缓和停止,从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,最终实现转复或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目标。药理研究表明,胺碘酮具有半衰期长的特点,能有效减少患者用药次数,具有较广的抗心律失常谱,治疗指数大,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。但大量的临床治疗实践表明,单纯采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依然不理想,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[7]。在本次研究中,单独采用胺碘酮治疗的胺碘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.17%,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.50%,其结果与文献[7]相符。

    贝那普利则属于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,该药物使用后会转化为贝那普利拉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3279 字符